euthenia

隨身碟禮品,介面不對超尷尬 – Type A 與 Type-C,究竟差在哪裡?

圖一:隨身碟與其他電子產品並非只有一種端口,只是 USB-A 真的比較常見。(Freepik

  許多人在選擇 USB 連接端口(port)的時候,常常因為不同的 USB 標準被搞得頭昏腦漲。USB-A(以下稱Type-A)和 USB-C(以下稱Type-C)是最常見的端口形式,只要瞭解兩者之間的差異,就能更有效率地運用手上的設備以及周邊裝置。

目前仍然通行的舊款:Type-A

圖二:無論坊間或客製化隨身碟,Type-A 幾乎隨處可見。(歐珍妮雅

  根據 DigitalTrend 專文指出,透過 USB 連接器,我們可以將主機設備的端口與 USB 隨身碟等裝置連接起來。Type-A 屬於傳統式 USB 主機端口設計,是最容易在設備上識別的端口之一,這種水平端口因連接器在底部,使得插入設備的方向較為單一。

特定設備上才看得到:Type-B

圖三:與 USB 隨身碟不同,電腦的周邊設備有許多都使用 Type-B 的端口。(Flickr-Gareth Halfacree

  而 Type-B 就更有趣了,與市面上或客製隨身碟端口不同,它們在設計上有一側帶有圓角(類似房子的形狀),主要用於連接接收器端口,因此只會在一些「可移動、卻又不那麽容易移動」的設備上看到,如印表機、掃描器、外接硬碟等。通常,Type-B的令一端會有 Type-A 的接頭(這樣才能跟主機連接),而兩邊都是 Type-B 的線,就比較少見。

        無論是 Type-A 還是 Type-B,它們都有一些「番外設計」,如 USB Mini A 和 USB Micro A,端口的形狀也不太一樣,不過這不是在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裡,也並非隨身碟製作的要件,我們就先略過它們 :-P。

3C產品的熱門新寵兒:Type-C

A new USB-C PD charger cord for an Apple MacBook Pro laptop.

  而近年比較夯的端口型態,就非 Type-C 莫屬啦!USB開發者論壇(USB-IF)於 2014 年 8 月發布 Type-C 的端口設計,解決了舊版 Type-A 端口的許多問題。

       首先,Type-C 正反面皆可連接的物理特性,是最具代表性的設計之一,至少我們不需要再接上接頭前思考到底哪一面是對的。除了看起來很聰明的設計外,Type-C 在效能上也一點都不輸傳統 USB 端口,不僅能以 100 瓦的功率及 20 伏特的電流為裝置供電,傳輸速度也比 USB-A 高出許多,更可將 4K 規格的影片傳輸到螢幕上。另外,強大的替代模式(Alternate Mode),也能經其他轉接處理,取代 HDMI、VG 或舊式 USB 的功能。

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麼多的介面?

圖五:假以時日,隨身碟廠商也要面對時代的洪流,慢慢將端口切換成合用的型態。(歐珍妮雅

  雖說 Type C 在各方面的表現似乎都比 Type-A 優秀,但若要完全取代它的地位,仍需花上數年的時間。目前,許多電腦在設計上仍傾向提供這兩種 USB 端口型態,以期符合大眾的使用需求,至少大家還能繼續使用舊款手機、電視、鍵盤以及 USB 隨身碟等各種需要 Type-A 的設備。當然,也有人會選擇購買轉接頭來解決這個問題,不過這都只是過渡期,Type-C 遲早會成為最通用端口,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。

參考資料

  1. Tyler Lacoma, USB-A vs. USB-C: What’s the difference?, DigitalTrend, 24 September 2020.
  2. Ashish, USB Types: Various Types of USB Cables (A, B and C) and Their Differences, ScienceABC, 10 Dec 2019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